X 关闭
(相关资料图)
在公务员面试中,有些招录单位特别重视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考查,最爱考的题型就是沟通劝说类,但是很多同学虽然能答出来,却往往不够到位,欠缺一点火候。如何能让沟通劝说起到作用,真正在这一类题目中脱颖而出,中公教育认为需要抓住三大技巧,第一明确身份;第二感同身受;第三有理有据。
沟通劝说的过程中,面对的沟通对象是多变的,有同事、领导、亲人、朋友等,面对不同的沟通对象,所模拟的语气语调需要变化提调整,对待领导要尊敬,尤其是面对工作错误的情况,更要以诚恳认错的态度对与领导沟通;而对待朋友要热情,对于朋友出现工作难题,忧郁,需要真心实意地与朋友沟通排解难处;以及对待家人要温暖,在家人不理解的情况下,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体谅理解家人,所以以恰当的情绪状态表达语言,有感而发,才能以情动人。
这类题型中,题干信息可能会出现“比较沮丧、被批评、很委屈”等等信息,而考生理解沟通对象,都是直接复述题干内容,缺少换位思考,所以在模拟的过程中考官也就感受不到对于沟通对象的深入理解,所以就需要考生从题干的沟通对象出现沮丧批评委屈等原因进行换位思考,才能更加深入理解沟通对象,达到与沟通对象共情的目的。
沟通类题目本质上是让劝说者接受自己的观点,从而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事,那如何接受观点,我们一般需要从情,理,利,法这四个维度有理有据展开劝说,劝说他人可以根据身份先从情感出发,比如邻里之情,同事之情,唤醒他们的情感,让他们认识到为了一点小事不值得争吵;接着站在客观的角度讲道理,讲明当下行为的危害,影响;如果力度不足也可以从其自身利益出发,比如可以从个人安全,减少开支,增加就业等方面进行劝说;对于确实存在违法行为的,我们也应该做好普法工作,比如占道经营,电动车上楼,要从消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角度出发,增强劝说力度。
所以劝说题目需要通过审查题干中沟通对象存在的核心问题,然后结合其身份和工作环境等条件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劝说,真正地打动沟通对象,让沟通对象转变思想观念,也让我们的劝说“深入人心”。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