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源 > >正文
回购潮涌 市场为何不领情
2023-08-26 14:59:46    个人图书馆-静思之

X 关闭

近百家上市公司加入回购大军,可市场就是不领情,本周沪指跌2.17%,深成指跌3.14%,科创50更是深跌3.74%,创下该指数自2020年元月设立以来之新低。

据有关媒体统计,截止本周五,仅8月1日以来公告回购股份的上市公司就达73家,其中沪市49家(含科创板39家),深市19家(含创业板13家),北交所5家。然而,恰恰是回购股份最多的科创板跌幅也最大,科创50指数8月跌幅已达10.17%。

看看正在实施回购的科创板公司吧:


(相关资料图)

如上述,8月以来,科创板有39家公司公告回购股份,其中6-7家已开始实施,但股价没有一家回升反而大跌。

如海优新材,准备出资3000-5000万元,以不超过163元/股回购股份,8月2日开始实施,当日股价为95.92元,至本周五为78.15元,跌18.5%;

又如安恒信息,准备出资3000-6000万元,以不超过180元/股回购股份,8月1日起实施,当日股价168.42元,现价146.99元,跌12.7%;

跌幅较小的翔宇医疗,准备出资8000万元-1.6亿元(算是比较多的),以65元/股回购股份,8月10日起实施,当日股价39.9元,现价37.4元,跌幅6.27%。

明明已经拿出真金白银了,而且公司报出的回购价通常高达市场价的150%。人家上市公司愿意出1.5倍的价格买进后作为股权激励,市场上那么多“便宜货”硬是没人要,深层次的原因又是什么?

联影医疗可能是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例子。

8月23日,国产影像设备龙头联影医疗发布公告称,拟出资4-8亿元,以最高不超过140元/股的价格,预计回购286-571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35%-0.69%。应该说,出资4-8亿元在回购大军中还是比较“大方”的。

但打开公司的股本结构,吓了一大跳,其流通股竟然由5000万股,增至58930万股,猛增10倍有余。原来该公司于2022年8月22日上市,今年8月22日正是“发行前限售股”上市流通之日。尽管战略配售约5000万股因股价已破发,估计不会一下子割肉;另有二股东,以及董监高等承诺,考虑到市场状况,自觉再锁定6个月或更多时间,但无需承诺的仍达3.3亿多股。

再查一下招股书,这些发行前的限售股原始成本仅为5.5元/股。之所以公告回购,兴许正是为了掩护原始股东更好出货吧。而实际上,尽管8月22日该股大跌12.8%,一举跌破109.88元的发行价,当日成交还是高达1700多万股;次日又跌3.67%,还是有500多万股出货。原始股太便宜了,再跌也要出货、也是天大的暴利啊!

回头再看一下联影医疗的IPO有多离谱!一年前其以109.88元/股的价格发行1亿股,发行市盈率77.69倍,目前市盈率为45.9倍,而根据刚刚披露的中报,今年上半年盈利增长21%,如此看来,估值应该在20多倍才合理啊!

既然盈利增长不过20几%,发行市盈率为什么高达77倍?这不明摆着让一级市场大赚二级市场的钱,让原始股东大吃二级市场新股民的“肉”!

而且其IPO募资额(扣除发行费用)高达107.6亿元,一年下来,募投项目仅投入32亿多元,还有75亿多闲置资金放在银行里吃利息,说明以这么高的估值,募集如此巨资,原本就是对珍贵的资本市场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回拿出4-8亿元回购,不过是一点小意思罢了。

事实上,类似的个案不仅是联影医疗。

如拟以3000-5000万元回购的麦澜德,也是2022年8月发股上市,有1000来万股限售股流通;拟以3000-6000万元回购的中触媒,同样有1580万股限售股于8月份上市流通;

拟以1000-3000万元回购的神工股份,即将定增1030万股,定增价为29.2元/股,现价27.9元,希望借助回购提振股价;拟出资3-6亿元回购的晶科能源,今年5月刚刚通过转债募资100亿元,如今再提定增方案,拟募资97亿元,拿出3-6亿,小小的一个零头啊!

注意!这次所谓的“回购潮”中,上市公司通常出资也就三五千万元,可一旦发股募资,不管是IPO还是再融资,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狮子大开口吃的如此之多,给股民的回报如此至少,这就是A股为什么被折腾得聊无生气、奄奄一息的根子!这就是上百家回购,哪怕几百家乃至上千家回购,都难以提振市场信心的根源之所在!

而科创板尤甚!!

所以,要提振信心,活跃资本市场,当务之急,还是得让融资者尽量少“取”一点,让投资者尽量多“予”一点。不如此,市场底也好,政策底也好,怕都是靠不住的。

首发《金融投资报》

X 关闭

往期话题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