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成都3月29日电 (记者 张浪)29日,一列满载50柜进口氯化钾的中欧班列运抵位于成都青白江的成都国际铁路港。此趟班列从俄罗斯始发,是全国首列以通关一体化方式在内陆综合保税区完成货物报关、关税缴纳、实货放行的大宗商品专列,为进出口货物开展通关改革提供了新样本。
本次回程专列主要装载来自俄罗斯进口的氯化钾,货重1300吨,用时11天到达位于成都青白江的成都国际铁路港。
据了解,“综保区通关一体化模式”是指进出口货物在沿海、沿边等第一入境口岸开展综保区一体化申报,相应的检验检疫在指定区域办理;货物实现中心站与综保区的直通直转。
此前,进口货物运抵中心站,须经过铁路口岸落箱、短驳后才能到达综保区。整个链路环节多、手续杂、耗时长,难以满足当前大宗货物的高效流转需求。“综保区进口一体化模式”创新推动了进口货物在入境口岸与综保区间的货物直转,实现了港口服务功能向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延伸。
“本次测试是铁路港开展‘区港联动’的成功探索,实现了中心站、口岸和综保区的一体化运作,在成都国际班列十周年来临之际,将为我们构筑高能级综保区、打造陆港型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下坚实的基础。”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为确保业务顺利落地,前期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管委会积极协调中心站优先疏站、督促平台公司加快提升场站操作效率,全力保障该列货物的“一站式”转运。同时,青白江海关也提前安排专人主动对接通关全流程,并支持企业采用“通关+物流”并联作业模式,促进该单业务实现了通关“零等待”。
“相比以前,综保区一体化通关模式至少为我们节约了24小时以上的通关时间;单列货物可以节约近3万的物流成本,一年下来就可以节约上千万元。这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决心在铁路港深耕发展。”中龙顺通公司副总经理张伟表示。
今年以来,成都国际铁路港聚势赋能推进成都国际陆港片区建设,已通过重塑作业流程、提升数智化水平、增强场站服务效能等一系列措施全力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下一步,铁路港还将加快推进“即到即入”“同仓调拨”等创新改革持续为成都外向型经济发展贡献新举措、积蓄新动能。(完)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