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禾秧田田
■刘雨峰
(资料图片)
接连几场大雨,村子里那些靠天吃饭的田块在经过抢水打田、筑坎保水和犁、翻、平、耙的紧张程序后,全都变成一片漠漠水田。站在村口望去,浑浊的泥浆水在层叠错落的田块中被山风吹出一圈一圈的褶皱。
天刚微亮,父亲就扛着平杆,撵着牛上坡了。他要趁帮忙插秧的近邻们还没到来之前,把计划插秧的田块平整好。母亲则在这短暂的空隙时间内,做好过早的早餐,只待帮忙的近邻到家,扒拉一点东西后就到秧苗田里扯稻秧。
帮忙插秧的近邻们陆续到了,简单的吃点东西后,各自挑着装稻秧的箢篼、背篓等物件,匆匆忙忙的到秧苗田里。他们每个人用三五根谷草结成一绺当成腰带捆在腰间,再把一大把择好的稻草套在里面,弯起腰双手不停地就开始扯稻秧了。
捆稻秧的稻草是专门预留的,长短均匀,韧性要强,一般从底下第一节结节处掐断,便于捆扎稻秧。农忙时节,大家都很少说话,自顾自地双手抓住嫩绿的稻秧贴着浅浅的“秧脚水”前后交错,然后将两手握紧的稻秧合成一把,再迅速地反手从腰间扯下一根谷草,用左手大拇指压住谷草的梢头,再顺方向把谷草的另一半绕已经合成一把的稻秧两圈后,稍用力轻轻一拉,一个不大不小的稻秧就捆好了,整个过程不过几秒钟时间,在他们快速得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中,只听见洗涮稻秧的水“唰唰”地响着,让整个山谷都回响着这种清脆和亲切的响声。
立夏一过,秧门一开,村子里就开始忙着抢插抢栽了。一般情况下,村子里的乡亲们都会相互间帮忙,今天你帮我家,明天又帮他家,只要雨水好,抢水打田赶得上,一个村子里的大田最多个把月就全部把秧插完。乡亲们扯稻秧期间,父亲已把今天要插秧的田块全部平整完毕,而扯稻秧的近邻,在差不多一个早上的时间,已扯好了一天的稻秧,于是在早饭时间,全部都到家吃饭了。对于山里人家来说,因为今天的活路决定了一年的收成,所以饭菜是相对丰盛的,母亲做了满满一大桌,大家围着堂屋的八仙桌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饭来。那个年头,生活并不是十分富裕,多数家庭的生活还是在比较拮据的窘境里,所以除了一年的几个节日外,每家开秧门这个日子就是比较期待的了,因为这一天大家都可以吃一点比较丰盛的饭菜。
对于庄稼和粮食,民间的人生来就有一种敬畏和珍惜,同时对于种庄稼的过程,也充满了温暖的仪式。在我的家乡,“摸鸭蛋”就是插秧这天一个比较温暖和诙谐的仪式。在每年开春,母亲就会泡上一罐自家鸭子下的鸭蛋,到插秧时节,吃饭的时候,母亲会给每个来帮忙的近邻两个煮好的鸭蛋,然后父亲还会用盆子装上一盆,通常是按帮忙的人数的双份,放在待要插秧的大田的一端田埂上。待插秧到对面田埂的时候,按先来后到的顺序领取。
种了几十年的庄稼,每个人都是一把好手,特别是每年仅有几天的插秧,乡亲们都会在漠漠的秧田里各显身手。于是一种叫插“杆子秧”的插秧方式也特别受大家欢迎。待一个个的稻秧全部均匀的抛洒在大田里后,大家都会推让认为插秧水平较好的人站在中间,从大田中间凭感觉和水平折中插过去,两边再按各自的插秧水平作为辅助。整个过程不用绳子,全凭经验。但故乡属山地,成块型的大田很少,多数都是顺着山脚盘绕的田块,这种田对于父亲们来说,就是想“露一手”也没办法,只有顺着田湾满插了。所以那种两三亩面积的大田就显得特别珍贵,父亲们排好阵势,一溜排站在田埂上,全部把父亲推在中间,都叫他插第一个领头,近邻们这样做的意思,一个是今天父亲是主人,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父亲插“杆子秧”确实很有经验。
“杆子秧”的意思就是在插秧的过程中,插秧的人从中间一口气插到对面,其中行距、株距要均匀,并且一个人栽插的五排稻秧从开始到结束不得有乱行、错株的现象,每行一眼看过去,要必须保持一条线。要插到这种水平,没个几十年种庄稼的经验,确实是难得插好的。父亲对此,有他自己的诀窍,就是在插秧过程,除了全程不直腰抬头外,最主要的诀窍就是在弯着腰插的时候,翘着的屁股绝对要保持一个方向,不能东摆西挪的乱动。这时候一个人的屁股就像是一个方向盘,“杆子秧”插得好不好,就看一个人有多少的耐力,将翘着的屁股坚持到最后。
排在父亲两边的也是插秧的高手,他们待父亲起好头后,两边紧挨着就开始“唰唰”地跟上。乡亲们都是粗人,憨厚而朴实,但在插秧这个事上,一点也不含糊,在紧锣密鼓的跟进中几乎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既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距和株距,又要看前后左右的人有没有追上或超过自己,同时还要看身后的稻秧会不会影响自己的速度,因为手里的秧苗插完,必须要在反手一“薅”的同时就能抓到一个稻秧,不然,你就会在转身寻找稻秧的时候被另外的人超过,这时候大家就会一起“起哄”,对你进行调侃。这种情况对自己来说,“自尊心”是挂不住的,于是会加快速度“唰唰唰唰”得跟上。
最先到达对边的父亲会笑着把各自对应的鸭蛋收到手里,站在田埂上对正被争得面红耳赤的其他近邻调怼:“搞快点啊,不然鸭蛋被我一个人吃咯。”而正赶得起劲的近邻们丝毫不会被父亲的干扰影响速度和质量,手上不停地分发秧苗并规整地插进温润的田里,而嘴上也是不输,各自诙谐地应对父亲的调怼。
一个稻秧捆有一根柔韧而金黄的稻草,插秧的时候只需捏住稻草的头轻轻一拉,很轻松地解开捆得紧紧的稻秧。这是庄稼人的智慧,他们在几千年的耕作中,一代一代的早已总结了适合他们耕种的经验。扯下来的这根稻草,父亲们会顺着手里的这撮秧苗插在泥里,不让它们漂浮在水面,这样一是会影响整块田的美观,最主要就是漂浮的稻草会压着一些株型较弱的秧苗,影响它的生长。这似乎注定是一种轮回,一粒稻种发芽成苗后,用一棵稻草捆扎,然后秧苗经过分蘖、灌浆、杨花、镀粒收获后,变成稻草,然后稻草又来捆扎秧苗,因果轮回中,山里人的农耕文化就显得如此的随意和深邃。
夕阳落山了,回村子的路上到处都是挑着空箢篼,背着空背篼及其他物具回家的人,而早上还是漠漠水田的坝子或山湾,现在已插满了满坵满坵的稻秧,淡绿淡绿的,在晚风的吹拂下摇曳着弱小而柔韧的身姿。朦胧的炊烟之下,几头疲倦的牛拖着懒散的步子跨进了自家的牛栏。
禾秧田田。宁静的村子进入梦乡,温润的露水打湿了遍野蛙鸣和虫声,而这满坵满坝的稻秧,在山风徐徐的吹拂下,顺风微微的摇曳,恰如父亲们用生活和智慧写下的绿色诗行,在清苦的岁月里给宁静的山村注入了一种无穷的活力和希望。
夜深了,母亲枕着父亲的鼾声露出了幸福的浅笑。
【作者简介】刘雨峰,贵州省凤冈县人,文学爱好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遵义市文联
编辑 谢国欢
二审 黄霞
三审 唐正平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