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资料图片)
近日,在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百色市有关专家、文博工作者的联合发掘中,考古队在平果市黎明乡蟠桃村那物屯对面的达洪江水库库区一个半岛,发现一处古墓并挖掘出铜鼓和一批文物。经有关专家初步认定:该古墓是一座战国时期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出土的铜鼓为石寨山型,为战国时期或更早时期的铜鼓。同时出土的还有玉环(有领牙玉璧)、玉玦、铜钺、铜矛等玉器和青铜器。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理事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蒋廷瑜称,这次发掘,是广西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广西已多年未发掘出土年代这么早的铜鼓了。考古队还在该遗址及其上下游发现了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采集石器和玻璃陨石若干件。
据了解,古墓遗址原为村庄,1958年修建达洪江水库后被淹没,平常年份该半岛有几个月露出水面。今年由于天旱少雨,目前该半岛仍未被完全淹没。5月7日,平果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接到群众报告,达洪江水库库区疑似发现古墓。获悉后,该馆工作人员当晚便赶到现场采取保护措施。次日,百色市文物专家也赶到现场,对散落的文物进行保护处理,随后联合发掘考古队组成,文物挖掘工作由此开始。此后,发掘有序推进,古墓接连出土了铜鼓、铜钺、铜矛等青铜器,以及玉环、玉玦等玉器。同时,考古队队员在古墓附近以10m×10m的探方规格进行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石器及宋明清等朝代的陶瓷碎片等文物。目前,所有出土的文物均已移交至文物部门妥善保管。
考古队成员、百色市右江区文物管理所副研究馆员、所长黄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发掘有四个方面的重大收获:
一是发现了铜鼓传播的新路径。根据原先的考古研究,铜鼓在国内的传播路径,最早是由云南沿江河传播至广西,再由广西传播至广东、海南、湖南、湖北等地。然而,这一路径到了田东一带之后就断线了,没能发现由田东往外传播的具体路径。而这次发现的铜鼓,出土于平果市北部的红水河支流,表明铜鼓的传播路径从田东向东北延伸到了平果市,进而传播到红水河流域。这就出现了一条新的铜鼓传播路径。
二是墓主的身份等级很高,属于部落头领一级,这可以从墓中出土的文物得到证明。墓中发现的文物既有礼器,也有兵器,随葬品的规格之高,在百色周边的墓葬发掘中并不多见。
三是新发现了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队在古墓所处的半岛上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1处,同时在半岛上下游发现6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土了砺石、石砧等器物,同时采集到研磨器、磨光石斧(残件)、斧锛毛坯等石器若干件。
四是发现了宋代到明清时期的陶瓷碎片。半岛上,在达洪江水库建设之前有村庄,有圩集,有当铺,人类活动久远绵延,遗留一批生活用陶瓷的残碎片。以上四个方面收获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联系明显、互相支撑的考古发现。
目前,古墓抢救性发掘工作基本结束,考古队队员正在对文物进行保护处理,接下来将开展修复和研究工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