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5 月制造业PMI 48.8%,相对4 月回落0.4pct。非制造业PMI 54.5%,环比回落1.9pct。如何看待PMI 对债市的影响?
一是市场需求不足愈发明显。5 月服务业、建筑业和制造业新订单分别下行6.9、4.0 和0.5pct。三者均已低于荣枯线,上一轮三者均低于50%出现在去年四季度。观察2016-2019 各年5 月相对4 月的环比变化幅度平均值,制造业-0.25pct、建筑业-0.78pct、而服务业+0.18pct。可见5 月订单下行幅度明显大于疫情前的历史同期值。物流信息中心称调查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为58.8%,创下调查以来最高值。
二是价格指标也显示建筑业和服务业需求明显转弱。建筑业销售价下行4.6pct 至46.9%,是2012 年以来最低值;服务业销售价也下行2.3pct 至47.8%,指向服务通胀放缓。制造业出厂价回落3.3pct 至41.6%,原材料购进价回落5.6pct 至40.8%,指向PPI 环比可能仍为负,5 月PPI 或继续回落。
三是就业指数低位徘徊。从业人员分项,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分别为-0.4、+0.2、+0.1pct,三者介于48.3-48.5%的较低位。尽管建筑和服务商务活动分项扩张,但订单、价格均较弱,或限制企业招工意愿。
四是制造业出口订单反映外需仍在放缓,出口订单下滑0.4ct 至47.2%。进口分项回落0.3pct 至48.6%,间接反映内需不足。
五是制造业企业仍处于去库存过程。观察制造业PMI 分项,新订单和生产下滑幅度接近,在手订单继续下降,出厂价明显回落,采购量维持低位,反映制造业企业面临需求不足而削减生产、降价去库存。
6 月低基数效应逐渐退去,环比放缓对同比的影响趋于显性化。5 月综合PMI 52.9%,环比回落1.5pct,非制造业放缓幅度大于制造业(分别为-1.9pct 和-0.6pct)。与经济同比增速对标的综合PMI 12 个月平均值51.8%,因低基数较4 月小幅上升0.4pct。假设6 月综合PMI 维持52.9%,则12 个月平均值将下滑0.1pct。
PMI 继续下行,指向经济环比仍在放缓,债市或聚焦稳增长政策。5 月初以来,流动性接近回到去年4-8 月的自发平衡状态,10 年国债在2.69-2.75%区间震荡。5 月制造业PMI 继续回落,建筑业和服务业新订单跌破荣枯线,与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所反映的需求放缓相一致。债市的关注点或聚焦于稳增长政策出台的可能性,限制长端利率下行空间。
在流动性自发平衡模式下,短端利率风险相对较小,或仍有下行空间。
核心假设风险。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等。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